朝鲜战争的几个重要转折点(4)
戳上方蓝字[李子旸]关注公众号,不错过精彩文章~
回顾第一至第四次战役的主要时间点。
1950年6月25日,朝鲜战争爆发。
10月19日,中国军队渡过鸭绿江,进入朝鲜参战。
11月1日-6日,第一次战役。
11月25日-12月15日,第二次战役,中朝军队打到三八线。
1951年1月1日-1月8日,第三次战役,中朝军队打到三七线。
1月15日-4月初,第四次战役。
4月22日,第五次战役开始。
时间点10: 1951年6月10日。第五次战役结束
中国军队在第二次战役中打得很漂亮,把美韩军击退到三八线以南。但第三次战役只打了几天就不得不匆匆结束。接下来,美军乘机反攻,发动第四次战役。中朝军后撤至三八线附近。
和前三次战役相比,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打的时间都比较长。第四次战役打了80多天将近90天。第五次战役打了50天。虽然打的时间更长,但却很少有前三次战役那种“大开大合”,双方基本是在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的“中部走廊”来回拉锯。战况逐渐陷入胶着。
这期间的战斗,过程很复杂。想要弄清楚,必须对照朝鲜地图,仔细察看那些地名的位置和彼此关系。非资深爱好者恐怕没有兴趣了解得那么仔细。本文就不详细介绍了。本文只从大的轮廓上分析主要因果关系。
双方陷入拉锯和胶着,主要原因就是,双方都在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”,对彼此的战法都更加熟悉,都制定相应的对策,弥补各自的缺陷。于是,对双方来说,都是仗越来越难打。
中国方面的调整主要是增加军队数量和强化后勤保障。
增加军队数量,包括增加官兵人数和增加装备数量——主要是苏式装备。炮兵、防空兵的数量都明显增加。虽然和美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但毕竟有了。有了防空兵,美国飞机就忌惮多了。
第五次战役打响时,部署参战的部队数量达到3个兵团11个军,3个炮兵师和1个高炮师。
部队数量增加是好事,但不可避免的是,大量新入朝的部队,不是27军、38军那样的王牌部队,战斗力相对较差,并且没有经过实战,战场经验不足。这就为后来180师的失败埋下隐患。
事后总结教训,还发现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。在前三次战役中,中国军队司令部直接指挥军一级单位,命令下达到军长。但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,多了“兵团”这个层次。司令部指挥兵团,兵团指挥军,军指挥师。如此以来,指挥多了一个层次,上传下达就不那么顺畅了。这个问题后来被证明是致命的。
中国军队的另一大调整是后勤的强化。
入朝参战以来,中国军队的后勤线一直被美国空军压着打、随便打,损失惨重。本来物资就很缺乏,在运输途中还被美国飞机炸掉大半,很难运送到前线去。大过三八线以后,运输线延长,这个问题更加严重。这是第三次战役没能取得预想战果的主要原因。
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进,即使装备水平、运输条件没有根本性改善,但中国军队凭借聪明才智和机智灵活,和美国空军斗智斗勇,在实践中摸索出大量“土办法”“巧办法”,在各个环节零碎改进,一点一点地削弱美国空军的优势。中国后勤的能力逐渐加强。
到后来,美国空军不得不在分析报告中承认:“由于共军后勤系统的灵活……绞杀作战未获成就。”
中国军队在后勤上和美国空军斗争的种种“土办法”“巧办法”,在洪学智回忆录中记载了很多。这些方面的故事很有意思,充分显示了中国士兵的“狡猾多变”。面对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敌人,中国军人不是畏惧退缩,而是充分利用手中的条件,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。这种能力,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是不多见的。这也是中国军队基层官兵优秀素质和积极主动精神的典型表现。
接下来说说美军的改进。
李奇微确实是个很会带兵、很会打仗的指挥官。他不仅发现了中国军队“礼拜攻势”的缺陷,还发现中国军队很多优点,并发动美军官兵跟着学。
比如,在战争前半期,美军由于机械化水平高,无论进军还是撤退,往往高度依赖公路。士兵坐着大卡车在山间的公路上穿行。中国军队没有那么多卡车,但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。中国士兵在山中找出陡峭但距离短的小路,沿着这些小路翻山越岭,走近路,在前头堵截沿公路前来的美军,然后居高临下歼灭之。
李奇微发现了这一点以后,要求美军不要那么完全依赖公路,而是兵分两路,一半坐卡车走公路,一半也像中国军队那样深入大山,找近路,和中国军队比赛两条腿爬山。这样,既可以避免美军被居高临下打击,也可以在山中主动寻找中国军队作战,发挥美军的武器优势。
李奇微的这种战法,给我军造成很大困难。很多在前期完全可以打成的包围战、围歼战、堵截战,到后来都打不成了。不但打不成,还要防范在山中遭遇美军部队。
还有,李奇微看到中国军队强大的穿插、迂回能力,要求美军发挥机械化行军的优势,遇到中国军队攻击,主动快速后撤,拉开距离,让中国军队迂回不成。结果,中国军队的很多穿插、迂回,打不成了。因为美军快速后撤,突击战打成了“一线平推”。美军最习惯这种稳扎稳打的平推作战,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装备优势。
现在很多对抗美援朝的回忆,往往乐于塑造我军战无不胜和敌军一败涂地的形象。其实,在真实的历史中,美军是个非常强硬的对手,不但装备强大,而且聪明能干,和我军一样很善于“在战争中学习战争”。这场仗打下来,中美两方的军人,都了解到对方的厉害。对那些真正上过战场厮杀的人来说,“轻视对手”是他们绝不会犯的错误。
就是在这种双方都积极“敌变我变”的背景下,第五次战役打响了。
第四次战役是美军主动进攻的。中国军队被动应战,打得不算很好。没能保住第三次战役打到三七线的战果。而且,在第四次战役中,中国军队还有一个严重牵累,那就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,必须坚守三八线。
了解共产党军队战史的人都知道,共产党军队的一个核心信念是“存地失人,人地皆失;存人失地,人地皆得”。因此,重视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,而不是一定要固守某地。在解放战争中,共产党连延安都可以暂时放弃,目的就是在陕北的大山里调动胡宗南部队,“肥的拖瘦,瘦的拖死”,寻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。
因此,如果没有三八线这条“政治线”的牵累,中国军队完全可以大步后撤,诱敌深入,把美韩军放进来,在运动中找到歼灭战的机会。可是,因为三八线在政治上的重要性,主动后撤诱敌深入的战法,没法用了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,第四次第五次战役都是在三八线左右的不大的范围内来回拉锯。这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军队的优势,并且很有利于美军发挥优势。
另一方面,中国军队一定要守住三八线,那么,美军再来一次仁川登陆,前后夹击,就成为必须高度防范的大问题。实际上,第四次战役以后,李奇微等人乘坐军舰考察北朝鲜东海岸,大有从这里登陆,南北夹击中朝军队之势。
避免这种极端被动局面的办法,就是趁着美军还没有实施登陆,主动出击,发起第五次战役,把战场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。
1951年4月22日,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打响。实际上,这时中国军队的准备并不充分。开战以后,原定计划中的中路突击、两翼包抄,因为美军的快速后撤,没能实现。突击战围歼战,打成了平推战。
不仅如此,由于战线深入三八线以南,中国军队的后勤鞭长莫及,只能依靠单兵携带给养和装备,仍然是“礼拜攻势”。快速后撤的美军,等到中国军队停下来以后,立即发动反击。在反击中,美军还效仿中国军队的战法——快速穿插,迂回包围。
180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遇重大失败的。
180师实际上前冲突破得并不远,但遭到美军反击。师长带领全师躲进大山。美军起初并没发现他们,是沿着公路继续北上追击。180师师长在山上看到下面公路上美军坦克、装甲车隆隆驶过,以为自己已经被包围,惊慌之下,担心发报机被美军侦测到,暴露位置,命令毁掉发报机和密码。这样一来,他们找不到友军,友军也找不到他们了。
和180师失联以后,司令部、兵团都曾经派出部队去接应他们。但因为180师发报机已毁,无法联系。后来,180师就真真正正陷入了包围。强行突围,只有师长和少数官兵跑了出来,180师大部分官兵牺牲或被俘。停战谈判中,战俘问题是个焦点。其中,180师被俘人员是俘虏的大部分。
180师的失败,集中体现了上述很多问题:司令部-兵团-军-师的繁复指挥结构;新入朝部队的经验不够,师长错误地下令毁掉发报机;包围歼灭战打成了平推战等等。
1951年5月30日,180师和指挥部失联,随后不久,全军覆没。
180师失败以后,第五次战役又打了几天,但基本就是收尾了。到6月10日,第五次战役结束。从此以后,朝鲜战争不再有大规模战役。局部有“伤心岭”“上甘岭”等激烈战斗,但那些都是战线变化不大的阵地战。双方已经形成势均力敌的僵持局面。
后来,中国军队曾经想过发动第六次战役,目的是稳固住三八线,把一些美军占据的三八线以北的地方夺过来,但考虑到中朝军也在三八线以南占据了一些地方,双方大体均衡。为此发动第六次战役,必要性不大,于是作罢。
朝鲜战争整体上打了三年,但真正激烈的运动战,从1950年6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,打了将近一年。
再以后,主要内容就是停战谈判了。关于停战谈判的前前后后,也有丰富的内容,但作为战争的主要部分,就在第一年中。
事后总结,第二次战役以后形成的战线,和第五次战役以及最终停战时,差别不大。也就是说,第二次战役结束之时,对中朝方面来说,是停战的最佳时机。接下来的战事表明,虽然这时中朝军队占据全面上风,但继续勉强作战,反而得不偿失。因为接下来战场条件和敌军都会做出变化和调整。此前的胜利经验,并不能保证接下来继续胜利。
正如洪学智在回忆录中所说,“以为突破三八线,取得汉城后,即可一帆风顺地结束朝鲜战争,是一种幻想”。
应该说,中国军队深刻总结和记取了朝鲜战争的教训。在后来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和198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中国军队都在取得胜利以后及时止步,没有恋战,更没有想彻底消灭敌国等等。很多人觉得那两次是错失了良机。其实,这种谨慎的打法,正来自于朝鲜战争血的教训。
知道什么时候该结束战争,才是战争艺术中最高超的技巧。
关于朝鲜战争整体的介绍,到此就告一段落。接下来会再写两篇专文,一篇是介绍砥平里战役的。另一篇是从朝鲜战争看中国军队是怎样打仗的。
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。